东方网3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苹果和唯冠之间关于“ipad”商标之争尚未尘埃落定,却在法律界引发了一场大争论。日前,上海市律协举办由“ipad”商标引发系列案件讨论会,邀请江苏、浙江知名律师一起观点碰撞。不少律师建议,企业要从这起官司中吸取经验,建立知识产权专项审查制度,以规避风险。
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陈乃蔚律师表示:“深圳唯冠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了ipad商标,但ipad商标的附加值、含金量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商标持有人在不断地为它注入这种含金量和附加值?”
“苹果的法务从2006年开始策划商标收购案,策划了整整三年,竟然连ipad法律主体都没有搞清楚,这很难想象。”来自浙江的张民云律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苹果“商标漏洞”,是苹果公司故意为之。
张民云律师表示,假设对苹果公司最坏的结果是败诉,ipad下架,反而成了紧俏商品。“苹果非常清楚中国大陆真正消费市场在哪里。我认为苹果的律师策划了全球性的大方案,苹果的法务在策划三年当中对中国的文化非常了解,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现状也非常了解,他在挑战知识产权文化。”张民云认为,唯冠和苹果这场官司形成了全国热点,大大增加了知名度,成了一个免费“广告”。
而不少律师也认同,此次苹果与唯冠之争,苹果虽在法庭上作为被告的“侵权方”,但对于苹果公司的声誉却是毫发无伤,甚至还增加了不少“同情分”。
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权则表示,此次唯冠和苹果的商标之争,其实对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启发。他建议企业推出的重大产品发布、上市,应该建立一个知识产权专项审查制度,尤其对于科技型的企业,这不同于一般的上市审查,而是专门针对知识产权项目,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以便对企业做出保护。他还表示,目前不少律师的企业客户,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仍然停留在口头上,甚至所谓的重视其实是不知道怎么重视:“今天中国知识产权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两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有中国企业界最大的知识产权部门,据我所知已经达到200名知识产权律师的规模,甚至比很数律师事务所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