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介绍    商标申请    商标转让    涉外申请    业务范围    法律法规    知产策划    文件下载    商标分类    资质认证    在线资询    联系我们
 
  公告栏
·2018年春节放假通知
·国庆节放假通知
·上海灵楷实业有限公司商标注
·上海聚思轩实业有限公司商标
·上海木悦家具有限公司商标注
·上海旋亚贸易有限公司商标注
·上海畅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
·上海安恬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商
·上海灵楷实业有限公司商标注
·上海武缘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商
 
  搜索
查看全部商品务区分表
 
  在线委托服务
·国内商标注册查询委托
·国内商标注册申请委托
·国际商标注册委托
·商标案件委托
·软件版权相关在线委托
·驰名商标注册在线申请
 
 
iPad商标纠纷案背后:糊涂的苹果商标管理
 

唯冠和苹果之间商标诉讼的结局已经吊起全球的胃口。

特别是近两个月,随着双方在诉讼之外的施压手法、公关力度加强,iPad商标案越发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

追本溯源可以发现,鉴于唯冠复杂的母子公司体系、高管人员的多重身份,iPad商标案早已不是一个诉讼,而是一系列诉讼。同时,高傲的苹果公司在商标领域早已不止犯下这一个错误。

从一个诉讼到一系列诉讼

在iPad商标案中,率先发难的是苹果方面

早在2006年,当苹果计划推出平板电脑时,发现“iPad”相关商标已被唯冠注册,于是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为由,在英国起诉唯冠,但以败诉告终。

2009年12月,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下称“IP公司”)与唯冠国际达成协议,以3.5万英镑从唯冠台北手中获得iPad全球商标权。次年2月,IP公司与苹果签订了一份转让协议,以10英镑的价格向苹果转让了iPad有关商标的所有权利。

2010年6月,苹果与IP公司联手在香港提起诉讼,将唯冠集团旗下的唯冠控股、唯冠电子、深圳唯冠和唯冠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与法人代表杨荣山告上法庭。至今该案的详细始末尚未披露。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唯冠每况愈下,杨荣山个人和名下多家公司均陷入破产困境。而同时,苹果在中国内地市场取得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在不同诉求的驱使下,此前看似“精巧和机智”的iPad商标转让矛盾终于爆发。

2011年4月,围绕iPad商标权属问题,苹果与IP公司在深圳起诉深圳唯冠,同年12月,深圳中院一审驳回了苹果和IP公司的所有诉讼请求。

苹果并未放弃。今年1月,苹果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日前经过首次开庭后,尚未判决。

面对苹果的步步紧逼,深圳唯冠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反戈一击。在深圳一中院驳回苹果方面的请求后,深圳唯冠在惠州等国内多地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苹果产品经销商,并向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对苹果产品进行查处。受此影响,苹果iPad在部分地方被下架,渠道商在进货时也表现出顾虑。

今年1月,深圳唯冠在沪起诉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商标侵权。日前,浦东法院已以“iPad商标案尚在广东省高院二审”为由驳回了深圳唯冠申请的临时禁售令。

2月17日,深圳唯冠又奔赴美国在加州高等法院起诉苹果。值得注意的是,该案首次将矛头对准了苹果公司,深圳唯冠以合同欺诈为由,请求撤销当初的iPad商标转让合同。

“广东省高院的二审判决将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业务律师薛良权告诉记者。多位法律专家表示,法律作为利益平衡的工具,鉴于iPad商标案的复杂性和广泛影响,二审判决将“难产”,不太会出现一边倒的判决。

苹果不停地“花钱买商标”

iPad商标的争夺战还在继续,但案件背后暴露出的苹果公司混乱的商标管理早已不是新闻。

早在2003年,iPad商标就曾被日本富士通公司看上并申请注册,但在进入公示阶段,苹果公司对此提出了异议。最终,苹果公司于2010年与富士通以400万美元的价格达成转让协议。

几乎苹果公司旗下所有的明星产品都遭遇过“商标之痛”。2000年,美国新泽西一家名为GRASSO的公司注册了iPod商标。苹果公司在2005年通过受让取得了该商标。但内幕不得而知,外界猜测苹果公司为此花费了不菲的银两。

而更早在1996年,美国INFOGEAR公司注册获得了iPhone商标,思科公司在2000年收购了该公司从而获得iPhone的商标权,并在苹果发布iPhone的第二天后将其告上法庭。为此,乔布斯不得不亲自出马,邀请思科公司领导人共进午餐,通过谈判达成和解。

iPad案也不是苹果在中国国内遭遇商标纠纷第一遭。2004年,iPhone商标在国内被汉王公司注册。为此,苹果于2009年向汉王支付了365万美元。

作为如日中天的电子消费品国际巨头,苹果为何频频在商标问题上中招?“骄兵必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刘永沛博士说:“跨国企业往往很自大,也容易骄傲,苹果内部的商标管理部门稍微检讨一下的话,这种低级的错误就不应该一犯再犯。从此案可以看出,越大的企业越应该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在事前做好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在行动前做好知识产权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的权属问题,或者在权利上存在瑕疵,就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该先把权利的源头搞清楚。”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高富平教授告诉记者,由于苹果公司在商标管理中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出现不断花钱“销赃”的情形,“不仅商标战略一塌糊涂,一些商业行为也存在漏洞,在明知未有效受让商标的情形下,仍然投入商业使用。因为最终造成的后果需要苹果买单。”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朱妙春律师提醒说,对中国企业来说,要重视自身的商标价值,设立专门的商标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形成完善的商标管理体系,在发现被侵权时要积极维权。

 
 
友情链接 中国商标查询  百度  新浪网  人民网  上海政府网  中国知识产权网  东方财富网  安徽政府网  中国商标网  中国普法网  瑜伽教练培训网  
 

联系电话:021-52716772 传真:021-52716773 邮箱:boyutm@163.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789弄7号501室 网址:www.boyutm.com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9021337号-1 版权所有:上海搏裕公司

 

    扫一扫关注微信
 客服中心
商标注册咨询
商标注册咨询
商标注册咨询
苏州商标咨询
法律咨询
商标注册
 服务热线:
 13482790208
 021-52716772